前段时间在热搜上看到了这样一件事,
一位留学生,将自己和爸爸的聊天截图发到了微信群里,并用极其难听的字眼辱骂她的爸爸。
起初我以为,是爸爸做了什么错事,才导致孩子如此的愤怒。
可事情却是这样的:
在国内的爸爸收到信用卡消费提醒,觉得孩子的消费开支太大,便问在国外留学的孩子钱都用在了哪些地方。
孩子和爸爸解释之后,爸爸是这样劝她的:“你之前承诺过,每个月开支控制在一万左右,可每次都超了。爸爸工资一到账,就转你11000,已经所剩无几。我压力很大。”
爸爸的本意是想劝孩子省着点用钱,自己的工资有限,孩子再超额消费的话,他就负担不起了。
可孩子却不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,转头就在微信群里对爸爸破口大骂。
反观爸爸的生活,晚饭是一碗稀粥加一叠小菜,日常穿的衣服也很朴素,生活极其的简单,不敢有任何多余的开销。
事情曝光以后,大家都在指责这位留学生的自私和不懂感恩,父亲省吃俭用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,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。
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,为什么有些父母为孩子付出了一切,孩子却视若无睹,不懂感恩呢?
在我看来,孩子不懂得感恩,是因为父母模糊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界限,父母认为孩子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,为孩子付出是应该的,孩子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习惯,对于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习以为常。
想要有和谐的亲子关系,有幸福美满的家庭,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,才是父母应该长远考虑的事情。
首先,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边界意识。
孩子两岁的时候,他们的边界意识和自我意识就已经出现萌芽。在这个时候,父母就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。
比如,告诉孩子: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”;“谁是这个东西的主人”;“使用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”等...
培养孩子的边界感,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为了自己付出了多少,让孩子理解父母,也能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。
其次,父母自己要做好榜样。
父母们可以先自我反省一下,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感恩别人呢?比如,长辈帮忙照顾孩子,朋友帮忙处理工作,对于这些别人给予的帮助,是否有对他们表示感谢呢。如果父母能够以身作则,做到在生活中处处感恩,对身边的人都很友善,相信孩子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,也会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。
最后,父母要时常进行生活中的对比,让孩子体会到幸福。
现在孩子的生活都很安逸,优渥的物质条件,吃喝不愁,可是,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贫苦的孩子。比如福利院里的孤儿,贫困山区的学生。父母有时间可以多带孩子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,有对比才会有警醒,孩子会更加珍惜和感恩父母给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。
另外,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长辈们艰苦奋斗的故事,以及革命时期那些伟人的事迹,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。
总之,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多一点爱和奉献,但也不能过度,凡事得培养孩子自主,这样孩子才能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学会感恩。
注: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
- 上一篇: 感恩的重要性:感恩苦难 成就人生
- 下一篇:感悟人生的句子 人生那么不容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