娃娃怎么越做越“丑”了?
打开公司内部的二手群,余深被同事们抢着要买的娃娃“丑”到了。
那是一条五官比例失控的鱼——双眼凸出,鼻孔外翻,深绿色的香肠嘴嗦着左手大拇指,脸颊还鼓出了两个像气球一样的腮帮子。这个挂件玩偶的名字叫呆呆鱼,是泡泡玛特推出的海绵宝宝比奇堡居民系列盲盒中的一款,自今年4月发售后,在线上平台就处于断货状态,二手市场上的身价从59元涨到了170元左右,翻了一倍多。
同一系列中,另一款双手插兜,眼皮半掀,眼神中充满了蔑视的酷酷鱼,身价更是一度涨到了将近200元,而隐藏款沙丁鱼兄弟的价格直接飙升6倍。眼看着单只玩偶的身价越来越高,这才有人在二手群里找搭子一起拼盒购买。
▲ 隐藏款沙丁鱼兄弟的价格直接飙升6倍。图 / 讲述者提供
其实,这些鱼的形象都是来自《海绵宝宝》动画片,它们作为配角在片中出现,戏份不多,也没有专门的名字,被统称为“路人鱼”。如今,却因为奇形怪状的相貌,被潮玩公司看中,成为年轻人中的新“顶流”。
98 年出生的余深在游戏公司工作,平时喜欢玩的游戏通常都有着精美的画面,他会因为抽到一张着装华丽的人物角色卡牌,特意发一个朋友圈来庆祝。所以,第一眼看见这些玩偶的时候,余深只是觉得丑,但看见越来越多人抢着买,他也“鬼使神差地想拼一个”。
除了泡泡玛特的盲盒挂件,瑞幸咖啡也在6月份推出了“路人鱼”的联名周边,仅用2天时间,50万件就火速售罄。原本加10元就能换购,在二手平台被炒到了五六十元。
互联网上,有人觉得这些“丑鱼”看上去就是“被生活榨干了灵魂”,完美复刻了打工人坐在工位的精神状态,“第一眼,真丑啊!第二眼,要不再下一单,都集齐吧 。”
无论是今年刚火的“路人鱼”,还是已经风靡全球的LABUBU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捧“丑娃”,刷新了人们对玩偶形象的固有认知。
在传统的印象中,娃娃们的长相通常是软萌或者精致的,它们要看起来善良乖巧且没有攻击性,比如大眼睛的芭比娃娃,粉嫩可爱的HelloKitty,憨态可掬的泰迪熊,柔软治愈的Jellycat等等。然而,LABUBU在设计师的笔下,却是龇牙咧嘴、似笑非笑,第一眼看上去很难用“可爱”来形容,但却有一种极具“侵略性”的鲜活——不对称的瞳孔和上扬的嘴角凝固了一种“亦正亦邪”的瞬间,仿佛下一秒就要恶作剧得逞。
▲ 龇牙咧嘴、似笑非笑的LABUBU。图 / 视觉中国
对年轻人来说,玩偶们不再需要温顺的样貌,“丑”出风格,“丑”出个性,才是最重要的。这当中真正做到“丑到极致”的,FUGGLER(萌牙怪兽)必须占有一席之地。
这种娃娃的造型超出了很多人对“丑娃”的认知边界,牙齿微微泛黄,酷似真人,深黑色眼睛向外凸起,再搭配五花八门的绒毛配色。整个娃娃透露出七分怪异两分荒诞,还有一分猎奇,在整个潮玩界,几乎都很难找到它们的同类。
这样的形象,吸引了一大批为之疯狂的粉丝。其他的“丑娃”们,总有粉丝会为它们的“丑”辩驳几句,而喜欢FUGGLER的人大多以“恋丑癖”自居。社交平台上,一篇“恋丑癖犯了”的笔记,收获了几千点赞,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珍藏的FUGGLER娃娃,大多数人都认同一点:“丑东西不买,丑得极致的一定要买。”
▲ FUGGLER以“丑”闻名。图 /小红书截图
今年2月份,中国台湾全家便利店引进FUGGLER盲包钥匙圈,一上架就被抢光,短短几天之内,这系列在二手市场上一度涨到原价的四五倍。
没人能想到,在潮玩宇宙中,“丑娃”们已经慢慢攀爬到了金字塔顶端。其中以露出尖牙的“小恶魔”LABUBU风头最劲——它不仅在全球拍卖会上创下108万元单只的成交纪录,更以2024年超30亿元的单IP收入成为泡泡玛特新“台柱子”,同比增长高达726.6%。
显然,传统娃娃们千篇一律的“精致完美”或“无瑕可爱”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年轻人的情感需求了。
于是,LABUBU这样的非典型娃娃成为顶流,千奇百怪的“丑娃”们也在年轻人的追捧中支楞了起来。它们“丑”得理直气壮又别具一格。这种“丑”,更像是一种对传统审美的颠覆:它可以五官比例失调,毛发凌乱如野草,鼻孔外翻朝天,肢体扭曲;也可以表情怪异、用色冲突,甚至故意保留“粗糙”或“未完成”的手作感。
它们带给人的不是单纯的视觉不适,而是精心设计的“丑萌”,融合了怪诞、滑稽、笨拙甚至一点点“邪恶”的元素,组合出了一种极具辨识度的“特别感”。
正是这点“特别”,刺破了传统娃娃们的温顺面具。“丑娃”们不完美、反常规甚至带点“缺陷”,反而营造出一种真实感,击中了那些厌倦流水线式甜美的年轻人。
注: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
- 上一篇: 李雪琴被前合伙人实名举报 李雪琴工作室声明:法院见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