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央美毕业展上,王博的作品《毛病》火了。谁能想到,为了这件作品,他花了三万四,跑了 4 家医院,看了 43 次门诊,做了 211 项检查,最后查出 190 个大大小小的 “毛病”。
从肺部结节这样的隐患,到眼皮上的脂肪粒,这些检查报告、药方和药品,拼凑成了他独一无二的毕业作品,也让不少人看了直拍大腿:这不就是我体检的真实写照吗?
图源:视频截图
#图文打卡计划#说起创作的念头,还得回到 2021 年。那时候王博突然心动过速,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。躺在病床上的那几天,他想了很多:平时熬夜赶作业、三餐不规律,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,可身体却突然亮起红灯。
出院后,他越想越后怕,干脆一咬牙,决定用一场 “全面体检” 来重新认识自己。身边朋友都劝他别折腾,万一查出问题多闹心?但他偏不,不仅要查,还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艺术创作 —— 毕竟,还有什么比身体更值得被记录呢?
在艺术圈里,大家总爱盯着山川湖海、社会热点搞创作,可王博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身体里。展览现场,泛黄的检查报告贴满墙面,五颜六色的药盒摆成装置,连医生开的处方单都成了艺术品。
观众站在作品前,就像翻开了一本鲜活的 “人体说明书”,那些平时藏在身体里的小毛病,突然变得触手可及。有人开玩笑说:“看完他的作品,我都想立刻冲进医院做个体检了!”
其实,王博的 “毛病”,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?现代人谁不是一边保温杯泡枸杞,一边熬夜刷手机?工作压力大、作息不规律,体检报告上的箭头越飘越多,脂肪肝、颈椎劳损、维生素缺乏…… 这些词看着陌生,却成了当代人的 “常见病”。
也有人觉得,花三万多做毕设太奢侈。但对王博来说,这笔钱花得值。他不仅看清了自己的身体状况,还意外收获了观众的共鸣。展览期间,不少人拉着他聊体检经历,分享养生小妙招。
更重要的是,这件作品让大家意识到:健康从来不是单选题,除了关注身体指标,我们的情绪、心理同样需要 “定期体检”。毕竟,照顾好自己的身体,才是人生最大的 “毕设” 啊!
注: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